《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入期刊•深圳市优秀期刊                                                                             邮发代号:46-2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350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542/TH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新契机 | 立嘉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来源: | 作者:穆紫渊 | 发布时间: 1383天前 | 2090 次浏览 | 分享到:

巴蜀一家亲,川渝一盘棋。进一步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产业合作,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川渝两地积极协力推动,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之路正精彩上演。

四川和重庆位于中国的中西结合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川渝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并在“三线”建设和抗战时期建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地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如重庆的汽车、摩托车行业,四川的光电子等行业在两地的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

近年来,川渝两地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决策部署,各部门、单位也在不停寻求合作,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建设中有大担当、新作为。在融合产业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同时,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带动经济圈共同繁荣,实现川渝互联互通;一系列举措为川渝工业发展与制造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2020924-2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21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带来新契机

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重庆市到2022年将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发展格局,培育3-5个国家级服务平台,建成20个以上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业平台。目前,重庆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已有197家,累计推动5万多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成为崛起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产业高地。

四川省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各市()、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35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四川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持续提升四川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作为引领西部制造业装备领域风向标的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也在利用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会化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突破传统会展展出模式,构建可持续经营数字化智能展览,创新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川渝合作持续升温,打开西部高质量发展新的空间

川渝同源同根,特别是在产业融合方面,一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年以来,川渝两地签下不少于58个合作协议,涉及多领域合作的“一体化”发展协议最多。为推动川渝毗邻地区深度合作,近期重庆市还将与四川规划布局一批合作产业园区和示范区,为双方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提供载体。

据四川省重庆商会人士介绍,目前重庆企业家在四川投资的公司超过6万家。而重庆市四川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四川企业在重庆总投资也超过了千亿元。川渝内在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的凸显。

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出台《四川省2020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计划》,围绕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积极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聚焦“16+1”重点产业领域,深化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质量创新能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提升基础,树推一批“四川制造”优势品牌,助推四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在传统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战略,宣布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和数字内容 12 个重点产业。在引导产业协作共兴方面,支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合作模式;永川区以大数据、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集中签约了包括汽车、摩托车、大数据等领域的64个产业投资项目。

1小时交通圈” ,促川渝两地互联互通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川渝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健全,川渝各地也拉近了距离。从2020年重庆市交通工作会上获悉,未来,两地交通部门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川渝两地将推动实现“双核”间1小时直达。这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大幅缩小,川渝两地将精诚合作、协同发展,以点连轴,带动经济圈共同繁荣。

川渝两地更好地合作发展,可以促进两地打造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为两地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21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作为中国西南区制造装备领域的风向标,也在融入川渝经济圈建设同时寻求发展新机遇。